图片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_火博体育app下载|官网推荐*

火博体育app下载|官网推荐*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 > 中等教育 > >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

来源::未知 | 作者:火博体育app下载|官网推荐* | 本文已影响
    很多学生觉得高中物理较初中物理,从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上都存在着较大跨度。许多孩子在初中时物理成绩很好,而到了高中成绩却很一般。其实,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不仅是教学内容上有较大拓宽和延伸,更多的是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容易出现初、高中物理教学上的脱节。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学习特点和教学特点,是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应该注意以下五方面:
        1. 初、高中教材的变化
        初中教材难度小,趣味性浓,物理现象一般都是从实验或生产、生活中来,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大多属于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实验为数据的浅显形象思维,较少要求应用物理概念和原理进行深层次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初中物理主要通过习题的重复训练来加深学生对一些简单自然现象的认识和物理规律的掌握,且要求学生以解说物理现象为主,要求学生进行深入思维活动的习题较少。高中物理所研究的物理现象和过程都比较复杂,并且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不是很紧密;分析物理问题时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分析,建立物理模型,从而解决问题;高中物理要求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需要学生掌握归纳推理、类比分析和演泽推理等多种物理思想认识方法,着重培养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教材强调直观性,重感性认知;而在高中,学生面临着使用大量的抽象物理模型问题,如质点、轻绳、光滑面、分子模型、理想气体、绝缘材料、点电荷、电场线、磁感线、等势面模型等。初中针对的是一些要学习的“认知”,而高中针对的是很多学习知识的“工具”。
        初中矢量的问题只限于知道和了解层次。进入高中,矢量的问题就成了物理内容的一个体系问题,要分析、要运算。例如,合力问题,合功问题,可先求力的矢量和再求合功,也可先求各个力的分功再代数和求合功;以至于力、速度、位移、加速度、动量、冲量等都用到矢量,矢量已成为高中物理知识中的一大专题。
        2. 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
        在初中,物理成绩优秀的学生在高一学习中遇到了困难,得不到教师的及时鼓励和帮助,甚至受到不公正的批评,便开始对物理学科产生反感(尤其是女生),产生自卑感和畏难情绪。经调查发现,学生在进入高中文理分科之间,认为“物理难学”的学生占60%以上。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热爱学生,亲近学生,给学生尤其是物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力求让学生在高中衔接期不断尝试“成功”的乐趣,这样既促使学生产生进步满足的愿望,又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同时又融洽了师生关系,为建立良好的物理教学环境铺平了道路。
        3. 教学中降低学生的思维台阶,注意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
        高中教师应了解学生在初中已掌握了哪些知识,并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把高中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这样就降低了高中物理学习台阶。例如,在学习“力的合成”时,应先复习初中学过的“在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的知识,再提出“合力、分力”的概念,进而提出“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从而引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由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淅进,这是我们课堂教学中应坚持的原则。 
        4. 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浓厚的兴趣将是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做好物理实验。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尽量多安排些实验,并注意提高实验效果。一个完整的实验,包括提出问题、设计操作、数据分析和理论解释四个阶段。在整个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学习方法,如比较、分类、分析、综合、推理、归纳、演绎等。教学中要注重把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探索实验,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去领会科学家研究问题的物理方法,并转化为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培养学生用物理方法主动探求新知识、研究新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例如,在新教材中“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探究方法去解决“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导出问题,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真正体会探究式学习的全过程,即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和进行实验、数据处理、分析和推理的过程。当我们最终得出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后,学生才真实地感受到探究式学习既坎坷又有趣,这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对其他物理规律的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应针对演示、分组、课外实验及考核进行教、练、用、考四种方式进行物理学法的教育:演示实验中教师应从方法上给予启发、引导、示范;分组实验中学生学习观察实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的方法;课外实验中让学生运用物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探索和创造;实验考核中则从知识、能力、思维和表达等方面考查学生应用物理学方法的水平。
        5. 加强物理概念和规律讲解,逐步渗透物理思想方法
        首先,要讲清讲透概念和规律。物理概念、规律是方法的载体,脱离了概念、规律,物理方法教育就成了空中楼阁。物理概念是从大量同类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中抽象出来的,是客观事物的共同性质和本质特征,是构成物理理论的细胞。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就是应用物理科学方法思维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概念教学中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教会学生形成概念的物理学方法。在概念教学中,教会学生形成概念的一般方法,即从提出问题到经过观察、实验(直接感官)、分析、比较(抽象思维),最后演绎出概念。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物理方法的教育因素,抓住概念、规律与方法的结合点,以具体教学内容为依托,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适时点拔,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运用等,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不同的物理方法。
        其次,要重视学生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的逐步形成。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抽象出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例如,处理动态平衡问题是要求学生在正确理解问题内容前提下抽象出一般的物理模型,再利用一些基本物理方法来解决。讲解习题时要尽可能放慢速度,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上,让学生学会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并逐步渗透中学物理中常用的等效法、对称法、假设法、极值法、控制变量法等基本物理思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在衔接期的学生没有能力把物理过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回到物理问题中来,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攻克这一难关。如在学习合力与分力关系时,有些学生认为合力一定大于分力;在教学中可引入三角形定则,使学生认识到矢量三角形中的三条边分别表示合力和分力,这样学生就自然理解了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
        以上是笔者从高中物理教学方面进行的一些分析和思考,而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不仅是物理教学的任务,也应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起足够重视。在以后教学实践中,笔者希望能通过初中物理教学、学生学习等方面的共同努力来有效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火博体育app下载|官网推荐*

热榜阅读TOP

本周TOP10

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价值追求

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价值追求

摘要: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和任务应有别于传统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