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产业融合下的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思考_火博体育app下载|官网推荐*

火博体育app下载|官网推荐*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经济学 > 发展战略 > >

产业融合下的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来源::未知 | 作者:火博体育app下载|官网推荐* | 本文已影响

【内容提要】我国信息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新技术革新的不断发展,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产业融合能有效应对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当前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因此,深入研究产业融合理论及其对我国信息产业战略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摘 要 题】事业改革与发展

【关 键 词】产业融合/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正 文】
    1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现状概述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崛起的信息产业,深刻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并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领域,推动人类社会由传统工业时代进入到信息社会时代。信息产业成为当今世界的主导产业,成为物质经济向信息经济转换的重要标志。可以说,大力发展信息产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潮流和趋势。
所谓信息产业,是指从事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信息设备与器件的制造以及为经济发展和公共社会的需求提供信息服务的综合性生产活动,具体包括信息生产业、信息传输业、信息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我国信息产业起步不久,尚处在非常年轻的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显得比较落后。但经过这短短20几年的发展,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信息产业和以前的状况相比,可以说是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在软件方面,中国具有自主产权的软件已有不少。可以说中国的软件业已经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了,并已经基本具备独立进行研究开发的能力。这种研究开发能力是这些年来发展所取得的最宝贵的东西。在硬件方面,中国已经能够大规模生产自己品牌的微机系统,并能自行设计主板及其有关硬件,甚至部分芯片,能够自行设计组装某些通讯设备,可以说在硬件独立开发研究的方面我国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
然而,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依然面临着众多问题和不足。从产业外部环境来看,国际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等诸多外部因素导致我国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大,产业竞争力亟待提升。从产业自身情况看,则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软件业比重严重偏低,集成电路产业整体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出口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对外依存度较高,产品附加值整体上处在较低的水平。二是信息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装备制造业能力较差,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三是通信业务创新能力不强,网络资源利用率低,还没有形成依靠开发新业务、扩大产业链促进发展的机制。四是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尚未形成,法制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不适应新技术新业务发展的需要,监管力量比较薄弱。五是信息安全管理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各种网络攻击和违法犯罪活动日益增多,网络与信息安全总体形势比较严峻。六是人才队伍整体水平差距较大,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不能适应产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上述这些问题正严重地制约着我国信息产业自身的发展,进一步拉大了与发达国家之间业已存在的差距。
进入21世纪,在社会经济领域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一种新兴的经济现象——产业融合现象。而产业融合作为一种产业发展思路,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所面临上述问题和不足的,这为新世纪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2 产业融合理论的兴起

  2.1 产业融合的背景和涵义
在信息技术革命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冲击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始料不及的速度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作为经济发展主体的产业,在这些大变化中必然也会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和战略性的整合。产业融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伴随着新科技革命的步伐向我们走来的。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在信息化进程中,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殊途同归,使得图像、声音、文本和数据四种彼此分割的信息形式可以统一转换为数字形式,并通过同一终端和网络传递与显示,从而实现了信息通讯领域的“数字融合”;在数字融合的基础上,传统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业等产业逐步实现了技术融合、产品与业务融合、市场融合,最后完成产业融合的整个过程。
产业融合的概念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从狭义角度讲,产业融合就是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这个定义局限于以互联网为标志的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业的“三网融合”;从广义角度讲,产业融合是一个由信息技术革命引发的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逐渐融为一体,形成新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
  2.2 产业融合的原因
从当今世界产业融合的实践看,推动产业融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技术进步是产业融合的内在原因。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引发的技术融合渗透到各产业,因而改变了原有产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动力。
(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产业在国际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迫切需要产业组织创新。
(3)市场经济的需要。高新技术产业虽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但传统产业也仍然有其市场需求,甚至在某种高新技术的支撑下,还会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从而使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有了可能。
(4)放松管制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外部条件。为了让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中更有竞争力,其产品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一些发达国家放松和改革管制,取消或部分取消对被管制产业的各种价格、进入、投资、服务等方面的限制,为产业融合创造了比较宽松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5)在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等条件下,各国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作为集投资、生产、贸易、技术开发和其它服务于一身的经济实体,在当前技术飞速进步和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根据整体经济利益最大化和“共赢”的原则,他们在开展国际一体化经营活动中,已开始从产业划分战略转向产业融合战略。
  2.3 产业融合的方式
产业融合最早发生在信息通讯领域,但今天产业融合还广泛地发生在其它领域中,金融业、能源业、运输业(特别是物流业)甚至制造业、零售业和农业也都在或快或慢地表现出融合的迹象。产业融合表现为产业间的渗透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产业界限趋于模糊,新兴产业不断产生。总的来说,产业融合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产业间的延伸融合:即通过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间的融合,这类融合通过赋予原有产业新的附加功能和更强的竞争力,形成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这种融合更多地表现为服务业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延伸和渗透。如现代化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就是产业间延伸融合的综合体现,是第一产业加快与第二、三产业融合的产物。
(2)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扩散、发展与融合,带动了一系列关联产业的产生与变化,形成了各传统产业之间的一种强的联结而使传统产业实现了融合。信息技术、信息产业融入传统产业之后,传统产业纷纷相互出现分化、解体和重组,不断催生新兴产业。如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后信息和生物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渗透融合,产生了诸如机械电子、航空电子、生物电子等,创造出了新的产业门类。
(3)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这一方式主要发生在各个产业内部的重组和整合过程中,工业、农业、服务业内部相关联的产业通过融合提高竞争力,适应市场新需要。与一般的产业纵向一体化不同的是,这种融合最终产生了新的产业形态,其过程既包括技术创新,又包括体制和制度创新,其结果是促进了产业的升级换代。如农业为适应新发展而重新整合,通过生物链把产业内部的种植业、养殖业与畜牧业融合起来,形成生态农业这种新的产业形态,既适应了市场需求,又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4)全新产业取代传统旧产业进行融合:新产业和旧产业融合的不是“混合物”,而是“化合物”,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最典型的可以说是电子商务,它同一般的电子网络技术产业和一般的商务都不可同日而语。电子商务虽然具有电子网络和商务的一般属性,但从本质上讲是一个新生事物,是电子网络技术应用于商务活动的新产业,即可称为交叉产业或边缘产业。

 3 产业融合对信息产业发展的影响

  3.1 产业融合促进了信息技术的扩散和渗透
信息技术是产业融合产生的基础条件,如果没有信息技术,产业融合将无从谈起,因此,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的拓展之间具有一种内在的联系。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促进了产业融合的拓展,而在产业融合的拓展中,信息技术不断加速发展。这是因为信息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能使供给增加,并减少无需求的盲目供给,更好地适应和满足需求,从而直接推动生产的更快增长和经济的更大发展。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在产业融合的拓展过程中,信息技术进步始终不会停下来,产业融合促进了信息技术的扩散和渗透。
  3.2 产业融合提高了信息产业的生产效率
产业融合是产业之间在技术、业务与市场的融合,因此产业融合整合了原来利用不充分的信息资源,避免了重复建设,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提高了信息产业的生产效率。以2000年1月10日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这一迄今为止金额最为庞大的收购合并为例,其主要动因就在于相互利用对方的信息资源。对时代华纳来说,虽然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娱乐公司,多年来它一直在设法发展自己的因特网业务,投资巨大,但收益甚微。美国在线是世界最大网络服务商,也是目前网上资本增值最快的信息服务企业之一,拥有大量的数据和网上信息资源。通过合并,时代华纳可以借助美国在线的电脑多媒体平台和宽频带网络通讯手段,提供交互式信息娱乐内容,开展网络广告。而对美国在线来说,作为互联网提供商,其争取客户的重要手段是内容,近几年它曾努力自己开发新的内容,但同样也是收效甚微。于是,它开始收缩这一做法。通过与时代华纳公司合并,它就可以共享时代华纳在新闻、娱乐、体育等领域的丰富内容。
  3.3 产业融合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随着模拟媒体、纸张媒体和其他媒体都转型为数字领域的一部分,信息产业将以空前的速度增长。如果说,个人电脑时代的信息产业的增长大部分来自于新的信息技术投资,那么在产业融合条件下,将会有两大驱动力,一是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的不断渗透和发展,将继续推动信息产业的增长;二是电脑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这也更加有力地推动了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在此过程中,网络与软件的使用更加普遍,将使信息产业的经济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因为我们知道,软件一旦开发出来,拷贝的成本只是一片软磁盘、一台光盘只读存储器的费用,或者在电子销售中几乎不花费任何费用。这实际上导致了信息产品平均成本的不断下降,而其网络价值却随着网络扩大时节点增多而呈指数增长。因此,网络越大,潜在价值越高;软件销售数量越多,单位价格越便宜。这两种力量的结合,将给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经济效益。
  3.4 产业融合推动了信息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
产业融合在使生产增长的同时还使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变。1997年,美国沿用多年的“标准产业分类SIC”被新的“北美产业分类标准NAICS”所替代。新分类系统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设立了一个全新的二级产业——信息业。这个信息业没有包括计算机等硬件产业,却包含了出版业(包括软件出版)、电影和录音业、广播和传播业、信息服务和数据处理服务业。显然,这里划定信息业的标准是围绕“内容”展开的。所谓内容产业是指制造、开发、包装和销售信息产品及服务的企业,其中包括在各种媒体上的印刷品(报纸、书籍、杂志等);电子出版物(联机数据库、音像制品服务,以传真及光盘为基础的服务以及电子游戏等);音像传播(电视、录像、广播和影院)等。这说明由于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普及与发展,使传统的内容对载体的依赖性大大减少,信息资源与传统产业融合而成的“内容产业”成为信息业的核心。可以说“内容产业”概念的提出是产业融合的结果,这种融合是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和市场融合的基础上发生的信息产业的“全面融合”。信息产业包含的范围很广,产业内部的子产业围绕“内容”展开融合重组,使原来相互独立的子产业形成连续开发的产品链。“内容产业”最为典型的例子是美国沃特.迪斯尼公司的卡通形象。沃特.迪斯尼公司围绕着这些形象授权或开发了录像带、图书、 VCD、MTV、电子游戏等多种信息产品,使原来彼此独立的电影、电视、出版、软件等产业围绕内容重组融合,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4 产业融合趋势下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信息产业融合能够极大地提升我国信息产业自身的竞争力,从而能够有效地解决我国现阶段信息产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根据产业融合理论,为了创造信息产业融合的有利条件与环境,保证信息产业融合顺利进行,以信息产业融合带动信息产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提升信息产业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改进信息产业的自身创新能力,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加速信息产业的融合进程:
  4.1 加强对信息基础设施和基础研究的投入,并合理调整其投入方向
信息基础设施是新经济时代的物质基础。有研究表明,凡是重视信息战略,在信息基础设施和基础研究中投资越大的国家,其信息技术融合与拓展的状况就越好。在中国,经过近几年信息基础设施的大量投入,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已初具规模,现已建成包括数据网、光纤骨干网、ATM异步传输模式网、SHD同步数字系列网和光纤接入网等在内的国家级通信干线网。但是在光纤接入网发展缓慢情况下,光纤骨干网建设可能造成大量的投资沉淀,因而适时地调整信息基础设施投入方向,转向对光纤接入网建设投资的重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就基础研究来说,靠政府直接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将很难适应信息产业融合快速发展的需要,所以应该加强对骨干信息企业基础研究项目的政府扶持和奖励,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各部门间基础研究与开发的合作,以促进各部门的资源整合和加快产业融合化的进程。
  4.2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
技术创新以及技术融合是产业融合的最主要原因,没有技术的迅速发展,就根本谈不上技术融合。而没有技术融合,产业融合将很难发生。但是目前技术发展的不足正日益成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瓶颈。我国的信息产业起点比较低,技术基础比较薄弱,这使得我们在操作系统、芯片、集成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另外,近年来我们通过引进国外技术迅速提高了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VCD、DVD、彩电等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都是这样发展起来的。然而我们在引进技术的同时没有注意技术的消化和创新,导致这些产业的核心技术严重不足,影响了产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促进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高新技术的主体是企业,国家应该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高新技术投资。此外,国家还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基础技术的研究,加快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
  4.3 加快政府规制改革
目前我国政府规制首先是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支持,同时缺乏独立的政府规制机构,被规制的产业一般都由国有企业垄断经营,而政府规制部门又与这些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很难实现规范化管制。落后、保守的产业管制政策必然限制产业融合过程的扩散与传播。在传统行政势力较强的中国,更应采取积极的和开放的产业管制政策,直接与国际接轨。应当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尽快建立起必要的规制机构,通过立法明确其权责利,并及时调整现有的产业规制政策和制度,根据产业之间相互融合的特点和需要,出台一些新的能够促进不同产业在融合渗透中共同发展的规制政策和制度。
  4.4 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
产业融合是由高新技术所引起的,那么要促进产业融合的发展,就必须培养大批精通新技术、精通新经济的专门人才。例如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小企业通常进行重新定位,即把标准化数字平台(如像互联网那样)的应用与软件技术结合起来,致力于发展针对专业用户和居民消费者的服务。这就要求充分利用通过整合电信、传媒和IT所产生的技术融合,以生产和提供创新性服务,显然,就会十分需要这方面的创造型和复合型人才。因此,为适应新市场,人们必须拥有适当的复合技能。

【参考文献】
1 张毅.祖国大陆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海峡科技与产业,2005(1):9-13
2 马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评述.经济学动态,2002(5):78-81
3 马健.信息产业融合与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经济研究,2003(2):38-42
4 周振华.信息化与产业融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25-127
5 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中国工业经济,2003(4):46-52
6 李晓丹.产业融合与产业发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1):54-57
7 聂子龙等.产业融合中的企业的战略思考.软科学,2003(2):80-83
8 胡汉辉等.产业融合理论以及对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启示.中国工业经济,2003(2):23-29
9 曹卫等.产业融合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经济体制改革,2003(3):14-17


火博体育app下载|官网推荐*

热榜阅读TOP

本周TOP10

关于广西生态城市评价体系的构建与

关于广西生态城市评价体系的构建与

论文关键词:生态城市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标准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生态城市的墓本内洒,从城市的经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