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电影文学创作与评论综述_火博体育app下载|官网推荐*

火博体育app下载|官网推荐*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文化 > 文化研究 > >

电影文学创作与评论综述

来源::未知 | 作者:火博体育app下载|官网推荐* | 本文已影响

重大题材唱主角
    1996—1997年我国电影创作生产情况良好,据统计,1996年完成故事片110部,1997年完成故事片88部。
    尽管这两年故事片产量略低于前几年,但就其思想艺术质量来看,整体水平高于往年。思想平庸、格调低下、粗制滥造的影片,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出现了一批思想艺术质量较高、观赏性较强、在社会上能产生比较强烈反响的影片。两年间,由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向社会广泛推荐的《大转折》、《红河谷》、《离开雷锋的日子》、《鸦片战争》、《大进军·席卷大西南》、《花季·雨季》、《非常爱情》、《灯塔世家》、《燃烧的港湾》、《惹是生非》、《挺立潮头》、《快乐天使》等影片公映后,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了国产优秀影片的声誉和市场占有率。
    高扬时代主旋律,讴歌人间真情。在1996、1997年的电影创作中,时代主旋律相当突出,创造宏伟业绩的人民群众也逐步成为银幕的主角,真正实现了江泽民同志所期望的在电影作品中“贯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崇高精神,鞭挞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
    两年间完成的198部国产故事片中,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重大历史题材影片以其恢宏的气势,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巨大的银幕冲击力构成了我国影坛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无论是反映一代名将刘伯承、邓小平鏖战鲁西南、挺进大别山的《大转折》,和他们在新中国建立后指挥的我国大陆最后一场大战的《大进军·席卷大西南》,还是描写百年前藏汉民族联手抗击英国侵略者的《红河谷》,以及表现发生在150多年前的鸦片战争的来龙去脉的《鸦片战争》,都在同类题材电影创作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些堪称史诗性巨片的电影作品,一改过去重史轻人、重场面的渲染而忽略人物性格刻画的套套,而把主要笔墨用在人物,特别是重要历史人物的塑造上。即使对一些普通人或配角的处理,也力求写出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心路历程。即使像娱乐性比较强的历史题材影片《燃烧的港湾》,创作上也有新的追求。它选取了香港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这一全新视角,把所有人物置身于“死亡湾”的特定环境中,在生死搏杀中展现人物的性格魅力,同样让人看后受到教育和感染。
    反映当代人民生活题材的电影创作在这两年中也相当突出。不仅数量超过了全年故事片产量的60%,而且佳作迭出,特别是反映凡人小事和普通人生活的影片格外引人注目。1996年农村题材电影创作是一个丰收年,全年拍出了10多部农村题材故事片,质量大多上乘。其中,《喜莲》、《夫唱妻和》、《男婚女嫁》、《军嫂》都以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时代而获得各方面的好评,并获得了仅有10个奖额的1996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这在往年是不曾有过的。1997年生产的故事片更加广阔地反映正在变革的社会生活,具有更加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除了农村题材电影创作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拍出了《惹是生非》、《四喜临门》等优秀影片外,一向被认为是薄弱环节的反映工人、工厂生活题材的电影创作在1997年有所起色,而且推出了《灯塔世家》和《挺立潮头》两部优秀故事片。描写女青年舒心以至爱至诚的呵护救治赴野外作业坠崖而成为植物人的未婚夫田力的故事片《非常爱情》,从褒扬爱情的忠贞升华到挽救生命和创造生命的境界,成为1997年现实题材电影创作中的佼佼者。
    儿童电影创作令人耳目一新
    1996—1997儿童电影创作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很长时间以来,党和国家关怀儿童电影创作,社会各方面和电影界也有一批热心扶持、参与儿童电影创作的有识之士,但始终未能改变儿童电影创作被动落后和停滞不前的局面。从1996年开始,儿童电影创作出现了转机。这一年不仅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年产12部儿童片任务,而且出现了《男孩女孩》、《我也有爸爸》、《红发卡》等佳作。1997年儿童电影创作比起前一年又上了一个台阶,尽管数量不及1996年,但荣获1997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儿童片奖的《花季·雨季》、《开心哆来咪》、《快乐天使》都分别在表现中学生、小学生、学龄前儿童三个年龄段少年儿童生活的电影创作中取得了开拓性的成就。其中,《花季·雨季》和《快乐天使》的社会反响尤为强烈。取材于同名小说的《花季·雨季》在表现转型期中学生生活时没有回避现代生活和商品大潮带给他们的压力和冲击力,而是倾全力写他们所经历的生活磨难和成长、成熟的历史:一方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树立勇于竞争的观念和勇气;另一方面又承袭民族文化中关爱他人牺牲自我的传统美德,把机会让给别人。在中学生成长中表现出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互补和融合。影片的基调、节奏明快、明朗,洋溢着我们这个时代所特有的青春气息。写五、六岁幼儿园孩子的故事片《快乐天使》,通过天真烂漫的低幼儿童生活的展示,让人们(包括成年人)领略到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梦幻世界,从而受到启迪和感染。
    喜剧、悲剧及其他电影创作
    1996、1997年的国产电影创作不仅在题材的开掘和开拓上迈出了新步,而且在风格、样式多样化上探寻了一条新路。以喜剧片创作为例,1996年的《夫唱妻和》、《喜莲》、《男婚女嫁》公映以后,观众,特别是农民观众是很喜欢的,给了很多鼓励和赞扬,肯定了这些影片的成功之处,也指出某些不足。这些影片无疑为以后的喜剧电影片创作起到了示范、导向作用。1997年完成的《惹是生非》、《爱情麻辣烫》、《甲方乙方》、《四喜临门》等一批优秀喜剧片,正是得益于前一年喜剧电影创作经验和启示。如果说,《夫唱妻和》在喜剧手法的运用上还存在一些概念化和硬噱头的问题的话,同样为农村题材喜剧片的《惹是生非》则在喜剧手法的运用和喜剧样式的把握上更为自如和准确。
    在这两年的国产故事片中,悲剧样式(或具有悲剧色彩)的影片也出现了一些好作品。《红河谷》写一百多年前藏汉人民联手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故事,悲剧气氛的营造、悲而且壮的人物命运的展示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鸦片战争》作为一部悲剧影片,写了香港的沦陷,鸦片战争的失败,但通过刻画林则徐、关天培等民族英雄形象,同样收到了激人奋进、促人深省的作用。
    动作片、惊险片也是我国观众特别喜欢的样式,但在1996、1997年中,成功的作品不多。惟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值得一提,这部出色的马戏动作片,通过精彩、多变的马戏动作,着力于表达人的精神和情感,谱写出一曲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它的成功为动作片创作积累了新的经验。有人认为这部具有浓烈蒙古民族风格和精品品格的史诗性影片可与世界影坛同类题材、风格、样式的影片一比高低

 电影剧本创作成果检阅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我国电影主管部门和电影工作者都深切地认识到,要实施电影精品工程必须首先抓好这“一剧之本”。为此,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由广播电影电视部主办的一年一度夏衍电影文学奖征集评选工作从1996年拉开帷幕。1996、1997两年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两届,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应征剧本1168部。经过认真评选,一共有35部剧本荣获夏衍电影文学奖。其中,第一届夏衍电影文学奖获奖剧本20部,现已有8部剧本拍成影片,它们是:一等奖获得者陆柱国的《西南凯歌》(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出品,片名改为《大进军·席卷大西南》,荣获1997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二等奖获得者王兴东的《离开雷锋的日子》(由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摄制出品,荣获1996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二等奖获得者马卫军的《四季》(由珠江电影制片公司摄制出品,片名改为《安居》,荣获1997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三等奖获得者张子良的《一棵树》(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制出品,荣获1996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三等奖获得者张丽萍、张俊萍、张良的《陶陶和他的小小同学》(由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摄制出品,片名改为《快乐天使》,荣获1997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儿童片奖)、三等奖获得者冯小宁的《红河谷》(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出品,荣获1997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三等奖获得者张笑天的《白山黑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出品,荣获1997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提名)、鼓励奖获得者王冀邢的《超导》(峨眉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出品,荣获1997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提名)。第二届夏衍文学奖获奖剧本15 部,现已有8部在制作或待拍,它们是:一等奖获得者彭继超、陈怀国的《马兰草》、二等奖获得者张卫明的《英雄圈》、二等奖获得者李冬冬的《金婚》、二等奖获得者杨争光的《兵哥》、三等奖获得者郑沂的《山不转水转》、三等奖获得者杜丽鹃的《天月》、三等奖获得者马卫军的《两生花》。
    以我国杰出的电影艺术家夏衍的名字命名的夏衍电影文学奖的创意和成功举办,是实施电影精品战略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对近年来乃至新时期以来我国电影剧本创作成果的一次检阅,不仅表彰奖励了35部获奖剧本和作者,最重要的是充分调动了全国广大专业和业余电影文学剧本创作者的创作积极性,提高了电影文学在整个电影创作中的地位,扩大了夏衍电影文学奖的影响。
    从两届夏衍电影文学奖获奖剧本情况看,总的说来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样式齐全,风格多样。这是创作者长期深入生活、深入实践、认真思考、潜心创作的结果。应征剧本中,反映当今人民生活的剧本占较大比例。
    有相当数量的剧本开始重新探索电影的本体特性,借鉴技术进步和其他艺术门类变化发展的成果,充分开掘电影表现形式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多数剧本尽量站在审美的立场上,以普通人的视点关注历史,关注时代,关注人的感情和命运,弘扬鲜明的时代精神,塑造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
    特别应该提到的是大多数剧本开始注意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注意电影的思想艺术价值的体现与经济价值的体现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这也是这两年电影文学工作的一个新走向。
    在两届夏衍电影文学奖应征剧本和近年来电影文学创作以至于整个电影创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也值得引起重视,着重抓电影文学创作、重奖优秀电影剧本和优秀影片是当务之急。电影剧本创作中存在的缺乏生活气息和底蕴、满足于书斋内的自我欣赏以及文笔华丽、内容空洞、玩弄形式等问题必须加以克服;有的剧本和影片观念陈旧,技巧贫乏,采用电视剧处理故事和人物的方法,对电影的特性认识利用不够,也是电影文学创作和整个电影创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10部优秀影片的评价
    1996、1997年生产的198部故事片,好的或比较好的影片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中思想艺术质量均较高并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的大约20部左右。下面列出10部优秀影片作简要评价,供研究者参考。
    《大转折》,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继《大决战》之后拍摄的五部十集革命历史战争巨片《大转折》、《大进军》系列影片中首先完成的一部。由姚远、王玉彬、王苏红、韦廉、李宝林编剧,韦廉导演的这部革命历史战争巨片,表现了刘邓大军在解放战争初期转战鲁西南和大别山,使战争发生重大转折的光辉业绩,既有气势恢宏、广阔壮丽的大线条的战争场面,又有准确、细腻的对刘邓等领袖人物的精心刻画,对战争和人物两者的处理颇为新颖独特,比以往同类题材影片更具感染力。
    《红河谷》,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一部力作。由冯小宁编剧兼导演的这部史诗性影片,讲述了一百多年前发生在西藏的一段具有传奇色彩的抗英故事,是一曲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赞歌。酣畅淋漓的电影语言、粗犷精美的摄影艺术和真实浪漫的大写意风格,使它不仅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也具有很强的银幕冲击力和观赏性。
    《离开雷锋的日子》,是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的开山之作。由王兴东编剧,雷献禾、康宁导演的这部影片是为纪念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34周年和纪念雷锋同志逝世35周年而拍摄的。影片视角独特新颖,通过雷锋战友乔安山误伤雷锋后三十多年的内疚心情的揭示和他默默弘扬雷锋精神的不平常遭遇,呼唤雷锋精神。影片上映后,社会各阶层反响强烈,也深得影评界、理论界的好评。
    《喜莲》,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出品的一部农村题材喜剧片。由郭中束、郝国忱编剧。是孙沙导演继《九香》、《红月亮》后“农村女人三部曲”的第三部力作。影片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关东农村地方特色。女主角喜莲由青年演员于慧扮演,颇具功力,因此她荣获了1996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奖和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最佳女主角奖。
    《鸦片战争》,是由峨眉电影制片厂摄制出品的一部历史巨片,是为庆贺香港回归祖国而拍摄的。编剧朱苏红、倪震、宗福先、麦天枢,导演谢晋。影片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角度,高屋建瓴地表现了发生在150多年前的鸦片战争这个重大历史事件,客观、公正、艺术地再现英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强占中国领土香港的那一段血泪史、屈辱史,形象而又深刻地展示了“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这样一个道理。这部影片在国内外广泛映出后反响强烈,评价颇高,仅国内票房就超过了 7500万元。
    《安居》,是珠江电影制片公司摄制出品的一部艺术片。编剧马卫军,导演胡柄榴。这是拍过《乡情》、《乡音》、《乡民》的胡柄榴息影八年后的一部重头作品。影片通过独居老人阿喜婆的生活遭遇,反映了我国当前转型期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所带来的情感失衡和重新找到平衡的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在商品大潮冲击下人与人之间难能可贵的人间真情。影片风格清新、淡雅、朴实,演员表演细腻、真挚、准确。此片除在国内评奖中获得了多项大奖外,还在第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夺得评委会特别奖,女主角阿喜婆的扮演者潘予荣获了最佳女演员奖。
    《大进军·席卷大西南》,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又一部革命战争巨片。编剧陆柱国,导演杨光远。杨光远是一位擅长拍战争片的导演,曾执导过《血战台儿庄》、《大决战·辽沈战役》等影片。影片展现的是新中国建国之后的西南战场最高指挥者刘伯承、邓小平率领人民解放军所进行的一往无前、势如破竹的战斗。一方面通过打重庆、克成都等重大战役的再现突出刘伯承的大智大勇,另一方面通过处理“逃兵事件”和与铁路专家的邂逅交往等情节的展开,写出邓小平的深谋远虑。
    《花季·雨季》,是深圳影业公司约请青年剧作家从容根据同名获奖小说改编摄制的。由曾经执导过《新闻启示录》、《高楼边》的戚健导演的这部青春片,展现了特区中学生斑斓多彩的生活和他们对社会生活多视角的思索。它反映的不只是一群中学生的花季、雨季,而是透过他们的生活反映出一座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甚至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时代的花季、雨季。这部看起来“不起眼”的作品却奏响了时代主旋律,具有不可低估的艺术感染力量。
    《黑眼睛》,由天津电影制片厂和北京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出品。编剧万方,导演陈国星。这是一部以一位盲人女青年为视角的艺术片。导演在处理这部作品时追求写人、写意的境界,风格朴素、自然,如行云流水,给人以“细雨润心田”的艺术感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献给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的一份礼物。影片以公元12世纪中叶蒙古民族统一北方各部落的历史进程为背景,以蒙古民族伟大母性的杰出代表诃额伦养育、熏陶、辅佐蒙古民族先祖成吉思汗的故事为主线,歌颂了蒙古民族的坚韧不拔、争取统一的伟大精神。苍莽的草原,恢宏的场面,马战的惨烈,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给人以撼人心魄之感。本片编剧为冉平。


火博体育app下载|官网推荐*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